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章 辉煌不再的安山镇

今天是下乡考察的第四天,陆星辰刚上车,夏梓杭就问道:“今天我们去哪里?”

这也是每天出发前的必要步骤,因为不事先透露视察的乡镇,都是出发前才确定每天的目的地点。

陆星辰微微一笑道:“这几天都是去看泄洪的三个镇,情况不是很好,我们心情都比较沉重, 那么我们今天也转变一下思路, 古语有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前几天我们都是看水,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山,今天去江兴县最偏远的乡镇安山镇。”

安山镇有山名曰安山,这也是江兴县唯一一个有山的镇,也是以山命名的乡镇,江兴县位于八百里洞庭之滨,到处都是湖泊和河流,地势平坦,一马平川。

而安山就像是千里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独一无二!

安山位于江南省江兴县最北边,江南省和江北省交界处, 山体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海拔260米,一山跨两省,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之滨,为此一山独秀!

安山北枕长江,南望洞庭,现在的安山或许名不见经传,但却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

据记载安山森林植被主要有松树,杉树,樟树,枫香树,水杉,池杉, 以及竹类 等诸多树种,动物种类160种以上,其中两栖类,爬行类30余种,鸟类有100多种。

1600多年前,晋代安山寺庙耸立,香客如云 ,更因安山最具有江南平原风光的特点,历代数不尽的才子佳人,英雄俊杰,游历至此。

这里不仅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流连之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的屈原,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等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足迹或千古传诵的诗篇, 成为了文人骚客心驰神往的圣地。

明朝的吴宗儒,清代的赵纯翁都提有安山赋的美妙诗篇留世。

明代的王世昌夜宿安山题有诗词:“钟声低则远,人语隔溪烟,置榻云为伴,煮茶夜饮泉,此霄河汉近,忘却我非仙。”

安山镇坐落在江南省江兴县北部与江北省同名小镇隔山相望,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脚踏两省,两镇同名同姓成为地理上的奇迹,这一切源于两地共享一座山,安山将两地的森林连接在一起,使得这片土地成为江南和江北交界的文化交融之地。

安山镇内有一条着名的街道 “和睦街”,又被老一辈人亲切的称为“界街”,这条街道纵穿江南和江北两省 ,俗称一山属两省,一街跨南北,一脚踏两省,成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