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6

咱又找了好多学生给点的参籽。

你还想着五万丈全撒籽?怎么可能?累死你也干不出来。”

黄胜利瞥了赵建设一眼,故意怼他。

“你知足吧,咱这一茬参栽子,能用三年。

我估计明年那栽子都得长大拇指头那么粗。

这要是栽地里头,肥、水都供应足了,三年之后起出来的棒槌得多大?到时候又能挣一笔。

你就美吧,不是咱三哥三嫂带着,这辈子咱也挣不来这些钱啊。”冯超在那边也说。

赵建设被说了也不恼,就会嘿嘿乐,“那我不就是想想么?”

八千丈栽子卖出去,各家也该起参栽子栽参了。

如今大家都忙,哪有那时间自家人慢慢干?索性都雇人算了。

反正这时候栽参少的人家,都干完活了,有闲下来的劳动力。

于是雇人上山,一天的时间起出来一百丈参栽子,回家来雇人挑。

“世彦,咱这栽子是不是太大了?这么大的栽子下地,本钱不低啊。”

苏安瑛领人挑了一天的栽子,晚间许世彦回来的时候,她就跟许世彦念叨。

“不要紧,媳妇,你听我的,咱家这一百丈,能下多大的栽子就下多大的,栽的时候一厘只下八棵到十棵。

肥水都跟上,到时候多出大货,就算行情万一有什么变化,咱也不怕。”

八八年栽到地里去,正常应该是九一年起货。

如果按照上辈子的规律来说,那时候棒槌行情就不咋好了,但是还没跌到谷底。

许世彦的意思,下大栽子,加强肥水管理,哪怕行情再差,大货的价格还是不低的。

“至于你说的成本高,咱现在栽棒槌还有多少成本啊?

参土和栽子都是挣出来的,哪还有啥成本?”许世彦就笑。

每年光是卖参土,就能挣个十万八万的。

这些参栽子更不用说,挣了好几百万,这些参栽子下地,不管三年后能卖多少钱,那都是干挣的,还管那些?

全都用大栽子下地才好呢,到时候都起大货,卖钱也多。

苏安瑛一寻思,也是这么个道理,“嗯,都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就这样,第二天苏安瑛领着人上山,去栽棒槌。

苏安瑛记着许世彦的嘱咐呢,栽参的时候将制子改了,原本一丈栽十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